7月6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陕铁院”)阳光守护暑期实践团在王高攀、王杰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渭南火车站旧址,开展了一场融合历史学习与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不仅深入了解了渭南火车站的发展历程与建设精神,更面向周边社区居民开展了禁毒防艾知识宣讲,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践行青年社会责任。
渭南火车站旧址承载着地方交通发展的记忆,见证了铁路事业在区域经济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旧址的铁轨、站房等历史遗迹,聆听了关于火车站建设时期的故事:从选址勘测的艰辛,到施工建设中工人们不畏酷暑、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从通车初期服务群众的热忱,到岁月流转中沉淀的“艰苦奋斗、精益求精、服务为民”的铁路精神。
“老一辈建设者在艰苦条件下铸就的铁路丰碑,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工匠精神’与‘奉献精神’的内涵。”实践团成员李同学感慨道,“作为铁院学子,我们更要传承这种敢打硬仗、服务社会的精神,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深入学习历史精神后,实践团将目光投向社区服务。依托前期准备的禁毒防艾宣传手册等材料,成员们在火车站广场及周边社区开展了接地气的宣讲活动。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毒品的种类与危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居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远离毒品、科学预防艾滋病。
“小伙子们讲得很清楚,以前总觉得这些事离自己远,现在才知道日常防范这么重要。”一位社区大爷拿着宣传手册认真阅读后说道。据统计,此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覆盖居民6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周边群众对禁毒防艾知识的知晓率。
王高攀老师表示,此次实践活动将历史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既是对“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践行,也让学生在触摸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服务群众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希望同学们能把在旧址学到的奋斗精神,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动力,用专业所长和青春力量为社会贡献更多光和热。”
此次活动不仅让陕铁院阳光守护实践团成员深刻感悟了铁路建设的历史底蕴,更通过禁毒防艾宣讲搭建了青年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传承历史精神,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