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在在GB517,辅导员黄显鸽开展如何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主题讲座。本次讲座主要围绕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塑造积极阳光的健康心态,目的是通过本次讲座培养学生理性、乐观的心态。

黄显鸽老师老师首先以什么是心理健康,这一引人深思的问题破题,巧妙打破了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常见误解。老师指出,真正的心理健康并非没有负面情绪,而是一种内在的充实、和谐与良好的适应状态。它意味着个体能够有效地学习、工作,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具备应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弹性。这一科学而全面的定义,帮助同学们走出了“心理不健康才需要求助”的认知误区,学会了以更包容、更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身的情绪波动。
在明确了“是什么”之后,讲座进入了核心环节——“如何做”。主讲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练习,向同学们传授了一系列塑造积极心态的“心理工具箱”。一是认知重塑法,引导大家学习识别并挑战固有的负面思维,用更客观、积极的视角看待困境,从而培养“理性”的心态。二是情绪管理技巧,通过讲解正念呼吸、情绪日记等方法,帮助同学们学会与情绪共处,成为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三是积极行为养成,鼓励同学们通过记录每日“三件好事”、培养小爱好、坚持运动等微习惯,主动创造快乐与成就感,从根本上夯实“乐观”的心理基础。
整场讲座气氛温馨而热烈,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同学们时而凝神倾听,时而踊跃发言,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了宝贵的心理营养。讲座结束后,许多同学表示受益匪浅。测量3251班刘家伦同学说:“这次讲座让我明白,积极心态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去练习和培养的。我学会了不止要关注开心,更要追求内心的强大与平和。”此次心理健康主题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滋养。它成功地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关注自我心理健康的种子,在学生中营造理性、乐观、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显鸽)
